14日,湖南省市縣三級“互聯網+監督”平臺正式上線運行。 王昊昊 攝

中新網長沙11月14日電 (王昊昊)14日,湖南省市縣三級“互聯網+監督”平臺正式上線運行。今后,湖南省居民在平臺的門戶網站、移動APP或微信公眾號輸入相關身份信息,便可實時查詢和監督民生、扶貧資金使用和發放等情況。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把如期實現脫貧攻堅目標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底線任務,密集出臺了一系列強農惠民政策。由于資金投入大、補貼范圍廣、涉及群眾多,一些地方頻頻發生虛報冒領、侵占挪用、吃拿卡要等“雁過拔毛”式腐敗問題。
2016年初開始,湖南省紀委總結該省懷化市麻陽苗族自治縣創新扶貧和民生資金監管機制經驗,探索運用互聯網思維破解監督難和難監督問題。隨后,該省成立了“互聯網+監督”工作協調領導小組及辦公室,逐步完成平臺的開發建設工作。
據介紹,平臺依托該省電子政務外網云平臺資源而建,目前的“互聯網+監督”基礎平臺設有民生項目、精準扶貧、村級財務、投訴舉報等功能模塊,后期將逐步增加行政效能監查等相關民生資金監督模塊。
平臺集合了民生資金項目數據、村級財務收支數據和部門基礎比對數據。根據平臺當日上午公開的實時數據,2017年該省省級民生資金項目共208項,省級民生資金總額770.83億元(人民幣,下同);民生資金項目總數20877個,到戶補貼6266萬人次;29495個村公開了村級財務,村級收支明細公開總數115萬條。平臺還實時顯示該省交通、人社、住建、教育等政府部門民生資金分布數據。
“平臺設置外部公開和內部監督兩個門戶。外部門戶主要向社會主動公開全省各級各部門民生資金的分配辦法、政策依據、撥付對象和具體數額,民生項目建設的基本情況、建設內容、項目進度等情況。內部門戶主要面向各級領導干部、紀檢監察機關和相關部門負責投訴處理的人員,具備民生資金流向分析、村級財務公開統計分析、大數據比對分析、投訴舉報處理等功能。”湖南省紀委黨風政風監督室主任林彰良說。
“我們調研發現,省內幾乎每戶家庭都擁有一臺智能手機,平臺可使老百姓足不出戶了解到各類民生資金的撥付、發放和使用等情況?!绷终昧颊f,老百姓還可以監督所在村的財務開支等情況。比如,發現公開的發票不合理可以進行投訴;發現同村村民不符合低保、危房改造等條件而享受了相關待遇,都可以進行投訴。
湖南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陳向群是該省“互聯網+監督”工作協調領導小組組長。他表示,湖南將要求各級各部門按照“公開是常態,不公開是例外”的要求,對省級民生項目資金對應的所有民生資金分配、撥付、發放情況全面公開;不斷完善數據采集長效機制,規范民生資金數據和村級財務數據的錄入、管理等工作;做好平臺投訴舉報和問題線索處置工作,及時回應群眾關切;加強宣傳推廣,引導群眾關注、了解、使用“互聯網+監督”平臺,提高平臺覆蓋面和影響力。
鄭重聲明:斯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網站刊登/轉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 ,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論證其描述。斯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不負責其真實性 。